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知识点1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精神障碍患者,心理活动不一定全是异常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

精神障碍患者通过系统治疗,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1
2
graph LR
正常心理-->异常心理-->正常心理

精神病性描述为幻觉、妄想、显著兴奋和活动过多、显著精神运动性迟滞和紧张症性行为。目前,用精神障碍描述心理异常,如果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则称之为精神病性问题

知识点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定义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异同

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异常心理与行为,不过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性质特点、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防康复

知识点3 精神分析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两大基本命题: 潜意识 性冲动

五种判断

  • 心理发展动力—生物本能,冠名为“力比多”。

(1)性本能—种族延续的本能

(2)营养本能—自我保存的本能

  • 性心理发展三阶段—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

  • 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 人格结构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本我”— “快乐原则”

“自我”— “现实原则”

“超我”— “道德原则”

  • 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三种说明

  1. “固着”。合理的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固着”就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异常。
  2. 焦虑。由于“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体验着焦虑。
  3. 压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矛盾,或者说让非理性冲破防线,我们就会体验到痛苦;如果冲不破防线,虽然意识不到痛苦,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还要以扭曲的形式变相地表达自己,这样就产生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

知识点4 行为主义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巴普洛夫用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巴普洛夫认为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

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

神经衰弱与癔症两种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前者的特征是兴奋过程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后者是抑制过程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知识点5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潜能”概念,同时赋予“潜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认为心理异常是“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阻或“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