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第四节 童年期心理发展
知识点1 童年期的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
-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 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 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 “学会学习”是小学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 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知识点2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童年期记忆发展
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
复诵策略 组织策略 系统化策略 巧妙加工策略
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思维基本特征
- 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
-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转折年龄在9~10岁。
思维形式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发展阶段
直观形象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推理能力的发展
1.演绎推理能力 2.归纳推理能力 3.类比推理能力
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儿童期的认知结构与幼儿期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思维结构。其主要特点之一是掌握守恒。
守恒即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
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可分为三种,即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
脱自我中心
童年期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表现出脱离自我中心变化过程。
知识点3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童年期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 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
-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 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 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等都有密切关系。
自我控制能力
-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 榜样的作用 家庭教育
道德发展
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把童年期道德认知发展分三个阶段:
前道德、他律(受自身以外价值支配)、自律(主观价值标准)。
- 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欺负行为的类型
直接身体欺负 直接言语欺负 间接欺负
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 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 促进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
- 有利于自我概念发展
- 增进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 受欢迎的儿童 主见、独立、能力强、热情、合作
- 不受欢迎的儿童 攻击性、不友好、恶作剧
- 受忽视的儿童 退缩、安静、顺从性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友谊的发展
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意义
相互帮助 相互支持 提供力量 情感共鸣 增加快乐和兴趣
儿童对友谊认识经历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 第二阶段(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
- 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 第四阶段(约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相互接近 行为、成绩和兴趣相近 尊重、和谐并敬慕
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变化
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1 | graph LR |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儿童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
-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 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 儿童与教师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